大学校园已成为仅次于能源和公共事业的第二大加密数字货币生产地,其流量占到了整个行业的22%,这可能是「投机取巧」的学生在宿舍内安装大量挖矿设备而产生的结果, “让挖矿设备在宿舍免费运行四年,毕业后,你可以带着一大笔钱离开学校,何乐而不为呢?”
流量占比分布
大学校园不仅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毕业生,也因为学生而产出了大量加密数字货币。
但并非所有加密数字货币挖矿都由学生自愿完成,他们也许并不知情,黑客能够利用恶意软件肆意攻击学生的个人电脑,从而秘密地进行数字货币挖矿。
那么,对于那些主动在学校宿舍内挖矿的学生呢?他们如何看待利用学校公共电力谋取个人利益的行为呢?
事实上,许多学生不必担心支付电费,因为他们的大学住房合同往往涵盖电费开支。
这种“免费”的电力使他们能够拥有经济高效的挖矿资源,唯一需要考虑的费用就是实际的挖矿硬件。这似乎好的令人难以置信:挖矿的学生获得的收入足以支付购买几本教科书的费用,甚至还可能支付整个学期或更多的费用。
然而,有一个问题:学校电力并不是免费的,必须有人付出代价。
学生竟对挖矿如此痴迷
据 Cointelegraph 报道,由于受区块链寒冬与随之而来的币价下跌的影响,挖矿公司利润下降,但哈希率依旧持续上升,这说明全球矿池仍在增加。
McBride 表示,学生们在宿舍中进行挖矿活动时,可以省去与加密货币挖矿活动相关的电力成本花费。“如今很多数字货币的开采难度很大,这意味着电力和互联网成本比你从这些数字货币中获得的利润还要高。如果你不需要支付这些成本,那么你就处在一个非常有利的位置,可以靠大学的「地利与人和」赚一笔钱。”
在问到这些数据信息来自哪些学校时,McBride 并没有进行具体回应。
“这些数据是由世界各地的教育机构提供的,任何身份识别信息都将保持匿名。”
早在2018年3月,网络攻击监测公司 Vectra 也发布了类似的报告,报告显示大学校园中的加密数字货币挖矿和挖矿型网络攻击比任何其他行业都更为普遍。
按照 Vectra 的说法,加密数字货币挖掘在学生和罪犯份子群体中越来越受欢迎,尤其是在学生人数众多的大学中。
此外,大学不可能像大公司那样密切地监控自己的网络,因为这些大公司拥有高成本、高预算的 IT 部门,“最多也就提醒学生如何保护自己,比如安装操作系统补丁、提高对网络钓鱼邮件、可疑网站和网络广告的警惕性等。”
真的那么简单吗?
学生在宿舍挖矿必须要小心谨慎行事,如果被宿管察觉,就会接受不必要的调查。Bitpro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Mark D’Aria 表示:“大学校园里的绝大多数挖矿设备并不是来自你所认为的矿机,不会是那些专为挖矿而设计的 GPU 矿机,更不会是 ASIC 矿机,因为它们噪声太大了,发热量也大得离谱,没有学生能容忍这种类型的矿机在自己的宿舍中待很长时间。”
事实上,大部分挖矿设备似乎是学生们的老式个人电脑。因为学生不用担心电力成本,即使在当前看跌的市场中,这种马马虎虎的老掉牙机器也能为学生提供适度的收入。
此外,D’Aria 还表示:
“带有高端 GPU 配置的游戏本,每天的产量大约在1美元,即使是一台很普通的笔记本电脑也能产生几分钱的收入。尽管看似每天1美元的收入很少,但如果学生不需要为此支付任何电费呢?他们就没有任何理由让这些电脑停止挖矿,因为对他们来说,这是无成本的获益行为。”
此外,学生使用笔记本电脑挖矿也不存在任何技术门槛。“这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当你不使用它时,你可以设置为自动挖掘,”D‘Aria 补充道。
来自密西西比州某大学医学专业的学生 Tom(化名)曾用他的游戏本挖了两个多月的比特币,由于持续增加的工作量和 GPU 价格的不断上涨,他最终放弃了这个想法。
“如果比特币币价保持在15000美元,我大约能赚到120美元。尽管目前比特币币价在4000美元左右(采访时),因为不需要考虑电力成本,这仍然是有利可图的行为。然而,由于系统的巨大压力以及 GPU 过高的价格,我决定放弃了。”
“我也不能保证电脑一直开着,那是不可能的,” Tom 表现得很无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