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一词始终伴随着比特币轨迹,当比特币一美元,就有经济学家出来指责比特币是泡沫,到了10美元,100美元,1000美元再到20000美元,泡沫的破裂的声音不绝于耳。假设说比特币是泡沫,不可能破灭了又重新吹的更大,况且,也没有外界所说的泡沫有如此之大。
整个数字货币市值不到12000亿人民币,对一个经济体来说只是九牛一毛而已。
毋庸置疑,比特币的确存在炒作的成份,事实上,任何资产都存在炒作,仅仅只是因为他们所炒作的资产已经被前人炒了太久以至于惯性认为不是泡沫,是价值投资,如黄金,白银和石油等。
对于比特币是否泡沫化的问题,各大家众说纷纭,看法更是大相径庭。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 · 席勒曾表示:比特币可能是一个泡沫,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将会破灭或永远消失,比特币是人类时尚行为的一个典型例子,而且很有 ” 魅力 “。他说道 :” 我对比特币很感兴趣,因为它是一种泡沫,但却不意味着会消失。比特币会永远爆发,可能会和我们一直在一起。”
他还强调称,他知道一些 ” 聪明人 ” 已经投资了加密货币,甚至包他的很多学生。但席勒补充表示,加密货币是一个故事,而且这个故事的延伸已经不局限于其理念中所涉及的优点了。
根据席勒的说法,加密货币的 ” 时尚 ” 或 ” 泡沫 ” 的一部分是政治性的,因为那些不信任政府的人可能会试图投资比特币。
然而著名比特币狂热者兼硅谷知名投资人Tim Draper 大胆预测: 2022 年比特币价格可能达到 25 万美元。
各路大咖对比特币有着不一样的看法,恰恰正是比特币的魅力所在,比特币是一个故事性很强的资产,就如宗教上有了创世故事,再到布道者和脍炙人口的暴富故事,使得比特币的更加让人心驰神往。
泡沫在历史上任何时代都存在,最著名的莫过于荷兰郁金香泡沫,法国密西西比河泡沫和南海泡沫。据说郁金香泡沫在剑桥经济史上压根没有找到确凿的证据证明在荷兰存在过,只是大众对此的以讹传讹的故事而已。
密西西比河泡沫和南海泡沫确实存在过,由于时间相隔较近,今天我们就讲令牛顿都血本无归的南海泡沫。
起高楼
1719年末,由于与西班牙控制区贸易的短暂中止,奴隶贸易的速度放缓。南海公司的股票却仍然非常火爆,简直可以用万人空巷来形容,几乎到了全民炒股的盛况。
为了筹集超过100万英镑的政府债务,南海公司选择再一次发行认购股,公债持有人可以把流动性差,难以交易的债券换成与南海有股利收入的南海公司股票,并从跨大西洋贸易中获得未来的预计收益。
宴宾客
1719年,基金运行良好,危机来自1720年。
年初,南海公司承诺以公司股票换国债的方式接收全部国债,并允许客户以分期付款的方式来购买公司发行的新股票,就在半年期间,南海公司的股价如脱缰的野马快速拉升,从1719年9月份的116英镑暴涨至1720年3月份的310英镑,继而到6月份底达到夸张的950英镑,对比比特币有过之而无不及。
骗子卖空气
暴涨的南海股票,自然引来的骗子的注意,骗子的金融嗅觉从来不会失灵。
其中一个骗子注册了一个叫南海投资的皮包公司,在他的招股书上写道:“本公司在拉美有一个诱人的投资项目,现在需要融资,项目的具体内容暂时不能透露”。第二天,当他打开公司的大门时,外边挤满了给他送支票的股民,他在6小时之内卖出了2000英镑的股票。第三天,骗子就人间蒸发,携款潜逃。
此场景在2017年的币圈也曾上演过,最典型的是李笑来宣称没有白皮书PRESS ONE:在2017年7月12日开始ICO,登陆ICOINFO开始众筹,目标为2亿美元。
李老师直接地公开表示:“白皮书是提供了也没多少人看得懂,甚至就没几个人看的东西。” 在他眼里,所有人都是傻逼,反正傻逼投项目也从来不看白皮书,行骗都如此的赤裸裸。
即便如此,参与者纷纷给李笑来送钱,PressOne项目在短短5天内众筹了1.85亿美元,可谓疯狂一词来形容。
楼塌了
回过头来说南海公司。
由于骗子公司猖獗横行,英国议会通过一项《泡沫发案》,以此来要求所有公司必须取得皇家特许经营权,然而最大的风险是南海公司股票,又或者说是法案的推进,让南海泡沫显现出来,将它无情的刺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